转:李承鹏 | 问天下苍生,谁没有一个被偷走的人生

注意:此文版权归李大眼所有。本人对该文没有任何评价。仅做转发。

在伟大祖国走在世界GDP第二及城镇化的金光大道时,一些失地失孤失身农民也走在精光大道,如果不能像李子柒向世界传递中国岁月静好的田园正能量,不能像申大妈半个多世纪都迎风招展高举同意的假肢,也没能有幸在《新闻联播》里种地年收入过千万,高考,是改变底层命运最公平的上升通道。

这一点,过去我差点信了。就像我当初差点相信自己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直到十几年前看到一系列农家子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湖南的罗彩霞,湖北的王俊亮安徽的石凤霞四川的雷梦莲河南的王娜娜和李帅……我看到过的最闪亮最富创意的新闻是,一个叫王宏伟的男生被一个叫许新霞的女生冒名顶替上了河北中医学院。瓦特?是的,你没看错,一个应届高三男生被一个初三女生顶替上大学,过去你只知道改户籍姓名年龄,这一拨神操作连性别都改,而且该名初三女生顺利地大学本科毕业了。想想这根能颠覆你性别观的链条,过去社会哥总爱戴根大金链以显示自己在社会上也是有链条的,而今他们该羞愧地明白,那链条再粗再24K也不敌这根特殊材料做成保持着XX性的链条。

自隋炀帝开进士科,自唐太宗看青年才俊从端门而入,抚掌叹“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所谓“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所谓让平民有上升通道,让世族豪强不倦怠,不过是给寒门的精神幻剂,是皇家炖了一锅起名“四书五经”的鸡汤选拔平民官员以制约世族豪强,和让你上不上升没关系,和丧不丧生有关系,不信你查一查寒门苦读为官有几个得以善终?这碗鸡汤不是进你的胃而是进你的脑最终凝固成整整1300年的标准答案。好容易混出个样子,也不过修成帮皇家蹲守钟鼓楼的屋脊六兽,仰天发呆,一脸艰涩的问号。

所以,多年后,魔岩三杰的何勇在《钟鼓楼》里唱:“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苟晶的事让人出离愤怒,她正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农家女,她走30里山路帮父亲推板车卖棉花卖了120元得到6元苹果奖励,和所有善良朴实的家庭一样,全家只是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她两次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脑癌的父亲听到消息浑身颤抖,手抬半空,眼神震惊,气死了。得知道,这不仅仅是邱老师人品败坏,老而不死是为贼,因为还有陈春秀,还有山东242个被顶替的孩子,在批评葱省风气之余,要不要了解一下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有个叫朱吉吉的已溺死的男孩被人顶替了高考录取书,顶替者不仅读完湖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还成了广东监狱系统的狱医,属警官编制。

有没有果戈理《死魂灵》乞乞科夫向地主泼留希金收购死去但还未注销户口的农奴的味道?

没有什么比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更高尚,也没有什么比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更高风险。毕竟在链式社会里如果你胆敢拥有真正的个人梦想,就很容易破坏济宁的形象,山东的形象,甚至国家形象。毕竟戈培尔老师也说过:记住,你在伟大的事业前只是一粒尘埃。

我高考第一天,由于忘了夏令时差点迟到,骑着破自行车往九眼桥的成都12中考场狂奔,半道碰上修建成都东二环,满地壕沟,我扛着车满身大汗一路小跑活像穿越雷区,赶到考场时鼻血哗地流下来,只看到考场外一排整齐官车正送孩子体面地进入考场,他们甚至还有蛋卷冰激凌吃。我一边流着鼻血一边做着语文题,白衬衣前襟染得一片红。那时正流行《明天会更好》,我耳畔萦绕相信明天会更好,直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我还修改了一个抢分答案,直到监考老师强行收走试卷。那一刻,我有种平民选秀球员终场哨前压哨三分的胜利感。

我拼命考上了大学中文系,却发现首任班长是县长的孩子。我分配到单位,却发现管我的小头目是单位领导的孩子。我玩起足球,却发现某足协主席也是领导的孩子。我回去搞写作,发现作协主席早是领导永久的孩子。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有志气的中国孩子,可是周云蓬那首《中国孩子》: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

你以为你有梦想吗,你那只能叫在梦里想一想,真正的梦想,精子冲刺那一刻就决定了。

山东曝出的242个顶替者里,有135名是进入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这个三流大学,可见顶替者并不是什么显赫人物,他们只是比陈春秀苟晶王丽丽地位高一级的猎食者,可你永远不知道县城人情模式里二楼之于一楼的倨高临下……要不要了解一下山东步长药业的老板花650万美元把女儿送进斯坦佛的壮举,我算了很久才知道合计人民币4374万才数清后面跟了多少个零,所以贫穷首先是限制了你的数学能力。更高的高手,广州巡抚万庆良的儿子因科技发明奖保送中山大学,后来被指该发明由老师完成;大庆道台儿子五门挂科,仍保送北大读研;中国青年报透露,一厅官儿子落榜后竟拒绝二本学院的特招,对他爹说“我虽然成绩不行,但尊严还在”,然后很有尊严地接受一本院校的特招。所以网友们说,中底层在厮杀,高层在笑看……“事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格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是手段。

问天下苍生,谁没有一个被偷走的人生,顶替大学顶替高中顶替小学顶替幼儿园,顶替升职顶替公派留学顶替获奖,至于屠呦呦落选中科院院士,相信你已不用了解内幕。所以说,不单单是最底层的农民被伤害,市民阶层,中产阶级,工人,小企业主,谁不是对酒当割的一窝韭菜。当然这很容易陷入庸俗的比烂比惨,大家在一声哀叹后就淡忘了,你看,大家已经忘了市民阶层的缪可馨妈妈了,也正在淡忘受害于王振华的九岁小女孩了。无论三天前我们多么义愤填膺,多么地想化学阉割。

洪秀全四试不第,受此打击回家重病一场,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然后,他就变成妖魔了。

黄巢苦读20年,三次名落孙山,就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然后,大唐就杯具了。

抱歉,我这么操心读书人安身立命于天下已有丝维吻的味道了。顺手批一个人渣,一个叫“回车键”的指责苟晶:既然你现在的生活水平这么好了,干嘛还要去为难自己的老师,就为了弄清背后的利益链条,你已是公众人物了,为什么不以德报怨去原谅一个老人?没有顶替,你还没有现在的好生活呢。事情过去这么久了,还想怎么地,捞点实惠……

只有一个冲动:找个黑人把他爆菊之后再给笔钱让他去最好的肛肠医院缝治,再让他感恩非洲兄弟帮他打通了任督二脉,医生妙手回春。

总有人把伤害了你之后的赔偿当作施恩,总有畜类在暴行之后动员你要宽容,得认命。

你看,那个一对眉头写满了正义和五千年沧桑的白主持说:漂亮的输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这才明白,原来他是一直含辛茹苦地用人生赢家方式顶替我们失败啊,真是红十字的好大使。

最后,用批判的眼光重温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印度电影起跑线台词: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

Hillbilly Elegy 山里人的挽歌

Hillbilly Elegy (2020) - IMDb

难得看到一个电影的名字里的两个单词一个也不认识的情况。打开Netflix看到这个电影,也是我百无聊赖的时候。那个瞬间我甚至感觉Netflix出了太多的高分垃圾片,也没有对这个电影有任何期待。但是事实是,我完整地看完了这个电影。这已经是非常非常难得了。因为我都记不起,上一次我完整看过一个电影是什么时候了。

电影的背景是住在美国铁锈带失去的三代人,那些“乡巴佬”们在破败萧条的镇子上艰难度日,整天品尝的只有是失去了希望的感觉,一代辉煌,一代失落,一代努力重新突破自己。这个过程非常纠结和艰难,让人绝望的堕落的亲人,以及上一代不肯放手,不肯改变的生活方式,处处充斥着无奈。这些“乡巴佬”们的原生家庭,社区文化,无疑就是一个一个强力的漩涡,阻止想要逃离的人。镇子上的人从出生到死亡,似乎都是由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拨弄命运的弦。但是在浓浓的亲情之外却是社会变迁的无情,他们不得不无数次依赖已经支离破碎的亲情来躲避外界的残酷。

这个电影有点类似国产电影《钢的琴》,相似的铁锈味,绝望中无尽的挣扎。但是相比来说,美国的失去的一代,更加地固执,更加地极端。他们一直相信以前的那一点点美好,尽管那些美好早已褪色,但是他们宁可承受一点点地失去,也不肯相信其实希望还在。电影也从侧面反映了真正的西方的家庭,本质上和中国一样,也是一地鸡毛。

这个片子的IMDB得分只有6.6,我是看完了电影以后再去看评价的。很多人评论他们不喜欢这个作品,因为这个结局似乎是个美好的结局,这个转变非常突兀,不符合事实。当然,大部分在铁锈带生活的人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也许他们绝大部分人默默地在贫困,毒品,和孤独中死去,这是他们的命中注定。不过就像我说的,电影始终还是想表达,希望还在那里。另外这些演员的演技真的是无懈可击,片里也有很多隐喻的桥段,也是很有看点。

老年痴呆患者表现出的性格和情绪是其真实的心理反应吗?

老年痴呆症的认识及预防_记忆力

请记住患者并非刻意刁难他人
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对他们来讲就是真实的
记住所有的行为都是种沟通方式
若你感到恼怒,暂时离开那个房间一会儿
始终让他们安心并保持镇静

作者:罗夕夕博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75108/answer/2479903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而言。

较早阶段,因为患者原先的社会地位及知识出现下降,与他本人对自我的定位产生差距,因而极其容易产生焦躁,焦虑,愤怒,抑郁的情感,反应的是真实的心理。如同我们擅长的考试砸了,本该赚到的钱没了的那种落差感。

在中晚阶段,患者的记忆越发模糊,他的行为趋于孩童化,反映的不是真实的内心,只是他在这个时刻的情绪。

我简单描述一下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损害顺序;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初步认为是由于细胞外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绕所引起的,因为影响了神经元的一些正常工作方式,从而导致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坏死。

这些病理性的物质首先攻击大脑髓鞘化较晚完成的部位(内侧颞叶),最后再攻击大脑髓鞘化较早完成的部位(前额叶)。所谓髓鞘化相当于给神经元细胞包一个皮,这样神经元之间的通信会更加顺畅。

所以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顺序与脑叶涉及的不同功能有关。

较早的是记忆功能,较高级的后天学习的记忆储存于内侧颞叶部位,如老年人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等,开始出现较快的衰退,表现为无法很好的进行原先熟练的工作,药师无法配药,作曲家记不得谱子。

随后蔓延到外侧颞叶是语言及执行功能的一些损害,开始出现重复说词,无法命名原先知道的物品,如梳子知道是用来梳头的但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以及做事的速度开始减慢。

接下来,开始出现较大范围的功能衰退,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绘画立体图及钟表,情绪开始出现问题。

最后的一段时刻,老年人可能已经无法工作了,会长期坐在房间的床上或者沙发上,他的脑子里会经常飘过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年少时依赖他人的回忆,如他的母亲,他的兄弟姐妹,以及怀念年少时开心的事或是悲伤的事,但都是片段化的。

因而我们与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交流应该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就是刚刚出现职业技能受损时,应该帮助他保留自信为主,尽可能帮助他坚持一些简单的工作而不是彻底放弃自我开始无所事事,生活上不应谴责这个阶段老人工作上的差错,这会让这些老人原本受损的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进一步加重他的心理问题。

并且,这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等,也会使得大脑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协同痴呆相关的病理,加剧疾病的进展。

第二阶段就是老年人开始出现语言及执行功能损害,记忆进一步受损的阶段,这时候辅助他去记忆一些东西可能无济于事,可以协助老年人进行简单的绘画,进行手指的活动,玩点简单的扑克游戏等。

第三阶段,老人可能已经不认识照顾的人是谁了,多给他看一些能勾起他最后回忆的东西,这个阶段的老人像一个孩子,情绪已经变得非常单纯,想起他的母亲可能就笑了,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吃不饱饭就哭了,跟照顾人是没有关系的。

做了这么多年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我不希望自己永远只是阁楼里一个做电脑算术的人,希望能把自己学的反馈一些给这个社会。


附件是香港赛马会《耆智園十個給照顧者的實用提示》

希望能有所帮助。